近日,我参加了京哈北线分公司遵化党支部的廉洁文化主题读书活动,在读书活动期间我阅读了陈良写的《党政干部廉鉴》一书,此书收录了关于古代清官廉吏、惩治贪腐与廉政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既讲了温彦博、包拯、海瑞、于成龙等历代清官廉吏的廉政故事,也讲了蔡京、高俅、贾似道等臭名昭著的贪官污吏的贪腐历程,深入浅出的写了一些我国历史上廉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此书中讲到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康乾盛世实质是国家“善治”的结果,是政治清明、官吏清廉所成就的,官员们廉洁自律、反贪拒贿的高尚行为堪称典范,此种清廉正气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阅读此书我个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从中学到了廉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书中写到贞观时期,唐太宗与诸大臣崇俭尚廉,营造了公正廉明的政治生态。由于崇俭尚廉成为当时主流价值观,并且固化为士大夫的精神操守,所以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不想贪腐,情愿简朴而高尚地活着。从这里我理解到想要真正做到廉洁是需要在首先思想上做到不想腐,即把崇俭尚廉作为自身的价值观,视骄奢淫逸是可耻的行为,随即就形成了用清廉的思想去排斥贪腐的行为,这将是最好的自律手段,亦是保持清廉的根本所在。
当然从书中我还理解到,想要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只靠崇俭尚廉的主流价值观还是不够的,面对各种贪欲的诱惑,有些人的思想不是一如既往的坚定的,而这就需要更多的实际手段和方法去塑造清正廉洁的氛围,如加强监督管理和加强惩治力度等。书中也描写了唐太宗在贞观中期滋生了帝王的奢侈之心,魏徵奏疏进言,直接另唐太宗幡然醒悟,未跌入骄奢淫逸的深渊。书中也写到反面典型北魏太和年间的幽州刺史张赦提,在出任幽州刺史之初也是克己奉公,厉行节约,勤政为民,颇有清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严于律己,甚至放纵自己的妻子大肆收受贿赂,最后事情败露被赐死家中,张赦提也曾清廉,只因缺乏有效监督而疏于自律,逐渐走入贪腐的深渊不能自抑。从此不难看出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将监督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有效遏制贪污腐败的情况发生。当然加强惩治力度也是避免官员贪污腐化的一种震慑和警示。书中写到唐太宗将不听规劝、屡教不改的贪官坚决绳之以法,并要求各地在京办事的官员前往观看,警示他们引以为戒。这也与我国一直在治理贪污腐败的工作中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不谋而合,这不仅震慑了思想动摇的一批人同时也对大家起到了警示作用。
通过读此书我还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加深了理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决做到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学习历史中清官廉吏的崇俭尚廉,汲取贪污腐化臭名昭著贪官们的教训,时刻警醒自己,积极以《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牢反腐倡廉大旗,接受群众监督,坚决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合格共产党员。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